一维条形码只是在一个方向(一般是水平方向)表达信息,而在垂直方向则不表达任何信息,其一定的高度通常是为了便于阅读器的对准。
一维条形码的应用可以提高信息录入的速度,减少差错率,但是一维条形码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:
■ 数据容量较小:30个字符左右
■ 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
■ 条形码尺寸相对较大(空间利用率较低)
■ 条形码遭到损坏后便不能阅读
随着资料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,用条形码符号表示更多信息的要求与日俱增,而一维条形码最大数据长度通常不超过15个字符,故多用以存放关键索引值
(Key),仅可作为一种数据标识,不能对产品进行描述,因此需透过网络到数据库抓取更多的数据项,因此在缺乏网络或数据库的状况下,一维条形码便失去意
义。此外一维条形码有一个明显的缺点,即垂直方向不携带数据,故数据密度偏低。
一维条码 二维条码
条码类型 | 信息密度 | 信息内容 | 纠错能力 | 数据库 | 本 质 |
一维条码 | 低 | 数字 英文 | 只能校验,不能纠错 | 必须依赖数据库或通讯网络的存在 | 对物品进行代号标识 |
二维条码 | 高 | 数字 英文 中文 图片 声音 | 有很强的错误纠正能力,并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纠错等级 | 可不依赖数据库或通讯网络而单独存在 | 对物品进行细节描述 |
图:一维条码与二维条码的区别
要提高条码的信息数据密度,又要在一个固定面积上印出所需数据,可用二种方法来解决:
(1) 在一维条形码的基础上向二维条形码方向扩展,
(2) 利用图像识别原理,采用新的几何形体和结构设计出二维条形码。
前者发展出堆叠式(Stacked)二维条形码,后者则有矩阵式(Matrix)二维条形码之发展,构成现今二维条形码的两大类型。具有代表性的堆叠式二维
条形码有PDF417, Code16K, Supercode, Code49等。具有代表性的矩阵式二维条形码有GM、CM、QR Code,
DataMatrix, Maxicode,等。